行业竞争导致预定利率升高。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日本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较低, 投资环境良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因此经营情况优良。但...
2025-04-12 18 金融行业报告
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赊购模式的盛行、友好的政策环境等因素为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2022年,我国供应链金融行业余额规模达到了36.9万亿元,过去五年CAGR为16.8%,高于中国企业贷款规模增速和小 微企业贷款规模增速。 随着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将以10.3%的CAGR 继续增长,到2027年,规模超60万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之一。从具体模式来看,应收账款模式获得了各方参与者的显著青睐。根据艾瑞测算,2022年供应链金融余额规模中,应收 账款模式的贡献率达到了60%。 应收账款模式得到各方显著青睐的原因:1)融资申请发生在交易完成后,具有真实具体的贸易场景依托,风险系数最 低;2)应收账款模式以核心企业开具的应收账款凭证为直接还款来源,相对于订单融资、库存融资不涉及货物的发出 及分销,从流程和时间上风险更容易确定;3)应收账款模式可以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信用评估,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 言风控流程更为简单明确,且核心企业整体信用资质更高;
核心企业通常本身就是银行的客户,获客成本较低。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定义: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是指将ICT、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各个环节以及在此过程 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改造、升级和创新。事实上,现如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无法脱离数字化概念而独立存在,《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 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就已经包含了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内涵。数字化是供应链金融业务 的一种理想化终态,也是为实现这一终态目标下的持续过程。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通常涉及到五类主体,包括 A.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B.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提供方(银行、保理公司等); C.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方;D.专业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金融科技公司等);E.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方。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理想化终态是所有参与方实现极致协同,实现“四流合一”,做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业务流程线上化、信用评估 数据化、风控决策自动化、运营管理可视化、数据交易可信化、风险监测动态化、动产监管智能化。
标签: 金融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行业竞争导致预定利率升高。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日本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较低, 投资环境良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因此经营情况优良。但...
2025-04-12 18 金融行业报告
养老金融布局加快,大行发挥头雁作用。五篇大文章对养老金融提出了相 应的要求,在国有大行的公司战略规划中,养老金融频繁被提及,对养老 金融的重视也明显提...
2025-04-09 33 金融行业报告
近二十年国内长端利率中枢呈下行趋势。近二十年以来,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 平在一个逐渐收敛的区间内震荡向下,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最...
2025-04-08 36 金融行业报告
保守估计 2025 年理财规模有望达到 31.5 万亿元高点。受高息存款严监管和债市 行情催化,2024 年末理财规模达 29.95 万亿元,高增 3...
2025-04-07 24 金融行业报告
美国债务上限不断上调,减弱美元信用。 截至 2024 年 12 月,美国国债突破 36 万亿美元,占 GDP 比例超过 120%,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
2025-04-05 40 金融行业报告
寿险因预定利率下调、报行合一以及产品结构调整,行业打平收益率边际 改善。截至 2025 年 2 月末,尚未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的公司包含:和谐 健康、...
2025-04-04 23 金融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