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7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实施后我国制造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支撑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已经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 207 个工业中类、666 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根据世界 银行数据,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美国后连续多年保持 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位置。2022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6% 至 49756.14 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球占比高达 30.06%,制造第 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尽管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全球榜首,但 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工信部对全国 30 家大型企业 130 多种关 键基础原材料调研情况来看,目前 32%的关键原材料在中国尚处于空白 状态,52%依赖进口;减速机、高档机床数控系统、高端芯片等核心零 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基础原材料、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较低是我国制 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掣肘。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 组构建了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等四项一级指标 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2015-2020 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 105.78 上升至 116.02,但质量效益的分项测评(16.09)与美国(55.06)、 日本(31.57)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处于第三方阵,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并未发生实质性 改变,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处于中低端位置。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研发支出占 GDP 的比例由 1996 年的 0.56%上升 至 2021 年的 2.43%,近年来研发投入强度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彰显 了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但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的研发投入强度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2021 年我国研发支出占 GDP 比例仍低于全球 2.71%的平均水平。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 2012 年的 324.7 万人年提高到 2022 年的 635.4 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世 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每百万劳动力中 R&D (基础研究、应用 研究、试验发展)人员数量为 1585 人,与德国、日本 5393、5455 人的 水平差距较大。相对科技强国建设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我 国目前还存在高端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有待提升、新兴技术产业领域 人才结构性短缺、区域科技人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标签: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7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产品供应链重合度高,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具备一定技术相通性,二者在感知端的视觉、决 策端的芯片以及执行端的...
2025-04-18 1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2025年将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前期各地建设的试验场将逐渐投入使用,低空司将解决行业标准统一、技术 发展方向、管理机制协同等...
2025-04-17 30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一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
2025-04-14 5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什么?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包含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 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
2025-04-13 35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