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报告下载文章正文

互联网保险行业报告:产业链梳理(34页)

行业报告下载 2020年07月14日 07:27 管理员

监管驱动多层次保障体系,广阔流量逐步实现转化。我国在互联网保险领域早有尝试,2011 年后行业监管开始逐步规范,目前互联网保险渗透率边际提升,多层次保障体系逐步实现。 从人身险业务看,健康险等保障型险种具备较高的长期增长空间,互联网健康险占比持续 提升,目前较为依赖第三方渠道。行业竞争格局不稳健,短期费用投入以价换量效果明显。 从财险业务看,严格监管使互联网车险大幅萎缩,车险销售渠道逐渐移动化。过去五年行 业集中度有所下滑,但优质互联网险企正在逐步积累竞争优势。整体来看,互联网流量潜 力可观,转化路径和模式亟待探索。 监管深化:明确业务监管界限,推动多层次保障体系形成 我国在互联网保险领域早有尝试,2011 年后行业监管开始逐步规范。

我国在互联网保险 领域的开端可追溯至 1997 年,在互联网萌芽时期,中国保险学会主导成立中国信息保险 网,同年,新华人寿促成首份互联网保单。2000 年开始平安、太保等险企陆续成立保险 网站。随后,以慧择(HUIZ.O,无评级)、优保网(未上市)为代表的中介信息服务网站 开始涌现。2011 年 9 月,原保监会发布相关办法,明确规定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准入 门槛、基本经营规则、充分信息披露机制等,标志着互联网保险开始走向专业化及规范化。 2015 年,在互联网行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时,原保监会明确互联网保险业务、保险机构、 自营网络平台、第三方网络平台等概念的界定,规范行业竞争。2019 年银保监会进行监 管升级,更新原有暂行办法,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消除不同销售渠道之间的监管 套利空间,进一步深化监管体系。

互联网保险渗透率边际提升,多层次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在上一轮互联网行业浪潮中,各 类产品通过互联网创新不断突破时间、地域的界限,互联网人身险和财产险渗透率也在 2015 年达到顶峰。随后行业保费增速有所放缓,叠加同年监管层对代理人准入机制的放 松,险企对渠道经营的战略重心发生转换,使得互联网保险渗透率在 2016-2017 年逐步下 滑。2018 年得益于健康险等非车险种的快速增长,互联网财险渗透率边际回暖,人身险 的节奏稍慢于财险,截至 2019 年,两者的渗透率分别为 7.2%、6%,处于良性上升态势。 由于互联网保险有着更加开放的平台以及更为标准化、可复制化的产品,或将激发并挖掘 社会消费中的各类新型保险需求,助力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互联网保险行业报告:产业链梳理(34页)

文件下载
资源名称:互联网保险行业报告:产业链梳理(34页)


标签: 金融行业报告

并购家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京ICP备12009579号-9

分享

复制链接

ipoipocn@163.com

发送邮件
电子邮件为本站唯一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