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4 汽车行业报告
里程焦虑制约新能源车终端需求,而充电难、充电慢或为里程焦虑根本原因。现阶 段,电池技术高速发展,主流高端车企续航里程均可超过600km,已接近甚至超过燃油 车平均续航水平。然而,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问题仍未解决,这迫使企业钻研更高能量密 度电池,以期将电池续航做到1000km以上,从而彻底解决里程焦虑。更高能量密度、更 高单车带电量造成更高的电池成本,此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制约新能源车终 端需求。 动力电池补能能力的欠缺,是造成里程焦虑的重要原因。因此,尽快完善电池补能 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里程焦虑问题的最直接途径。根据罗兰贝格用户调研结果,车辆价格贵、车辆残值低、电池更换成本高、电池安 全性问题、充电便利性不够为制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五个因素。换电模式可 全面解决这五大问题,促进新能源车进一步发展。 车辆价格贵:换电模式下,汽车与电池并非捆绑销售,用户可选择车电分离、电池 租赁方式购买汽车,有效降低初次购车成本;
车辆残值低:动力电池是造成新能源车与 燃油车残值差距的主要因素,车电分离模式下,换电运营商对电池进行专业化维护,用 户可免受电池寿命困扰;电池更换成本高:车电分离下,消费者无需因电池老化而更换 电池,因此无需承担此部分成本;电池安全性问题:换电站中电池由运营商统一管理, 实时接受电池安全监测,安全性更有保障;充电便利性:蔚来、奥动最新一代换电站均 可做到三分钟以内换电,快充则需30分钟以上,换电可节约大量时间,有效解决充电便 利性问题。我国换电模式经历了三阶段发展。2009-2012年,国家电网首先在新能源车乘用车 领域进行换电技术研究,提出了“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商业 运营模式,完成相关技术储备和出租车换电试点,首次提出并验证了“车电分离,里程 计费”的商业模式。 2012-2018年,由于换电投入成本高、换电车辆少、标准不完善等因素,充电模式 成为市场主流。 2019年至今,新能源车补贴逐步退坡,整车购买成本成为新能源车制约因素之一, 在车电分离商业模式的流行以及政策引导下,换电模式重获市场关注,中国补能方式进 入充换电并行发展的阶段。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4 汽车行业报告
全地形车制造属性强,产能围绕消费市场布局。全地形车在销售前需要经过生产 和组装两个环节,以 Polaris 为例,全地形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车架、轮...
2025-04-15 46 汽车行业报告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 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
2025-04-11 46 汽车行业报告
新能源车重量和智能驾驶对 EPS 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S 的核心参数中,传动比 和齿条力是重点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动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车辆...
2025-04-10 36 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89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80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