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39 汽车行业报告
整体规模看,汽车芯片占整个集成电路市场的10%上下。据SIA数据显示,2020年汽车芯片收入规模达到501亿美元,同比下降0.3%,占整个 芯片市场的比重为12%。从产品结构上看,MCU、模拟电路占比居前。据ICVTank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中,MCU占比达到30%, 模拟电路占29%,传感器约为17%,逻辑电路占10%,分立器件和存储器市场份额均为7%。市场格局变化不大。英飞凌在收购了Cypress之 后,稳居市场第一位,公司在功率半导体、MCU等方面处在领先地位;恩智浦和瑞萨竞争力较强,其中瑞萨在MCU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MCU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定时器、输入输出接口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的微控制单元,也称单片机。MCU主要用于自动控制的产品和设 备,可应用于工业、汽车、通讯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领域。其中,汽车是MCU最大的应用领域,传统汽车单车会平均用到70个左右,而 新能源汽车则需要用到300多个,应用领域包括ADAS、车身、底盘及安全、信息娱乐、动力系统等,几乎无处不在。汽车MCU将延续较快增长。IC Insights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车用MCU市场规模为62亿美元。2021年,汽车MCU需求旺盛,预计市场规 模大幅增长23%,达到76.1亿美元;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近120亿美元,对应2021-2025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4.1%,该复合增速明显高 于未来三年整体MCU市场的增速8%。
车载MCU群雄割据的局面在持续。瑞萨、恩智浦和英飞凌市场领先,德州仪器、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等也有比较强的竞争力,这些厂商 与车厂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关系,新进入者难度较大,国内市场也基本为国际龙头大厂占据。不同厂商的产品难以相互替代,很大一部分原 因是,MCU产品架构具有独特性,找到第二家产品进行替换的可能性不大,这也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车载MCU按照位宽划分,主要包括8位、16位和32位三类产品。其中,8位主要应用于一些简单场景的控制,比如空调、风扇、雨刷器、车 窗等;32位则主要面向的是对自动化、算力、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领域,占比接近80%,是主流;16位性能和成本处于中间位置,主要应用 于动力和安全领域。 从产品趋势上看,未来32位产品占比还将继续提升,主要是对16位产品的替代。随着汽车对精细化控制需求的增加,32位产品在传动和安全 在经过一段时间验证之后,占比还会上升。智能座舱芯片主要支持信息娱乐和仪表盘,参与者相对较多。座舱芯片的主要玩家包括恩智浦、德州仪器、瑞萨电子等传统汽车芯片厂商,及 高通、三星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厂商。全球来看,高通在中高端座舱芯片市场上的优势明显,其最新产品SA8295P采用了全球5nm制程,目前已 经启动了和主流车厂的合作。国内来看,华为和地平线较为领先。 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提升将为座舱SOC提供增长动力。据IHS统计,全球市场及中国市场的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逐年递增,预计2025年将分别增 长至59.4%、75.9%。从趋势上看,座舱芯片将重点向“一芯多屏”方向发展,即一块大芯片同时为液晶仪表盘、信息娱乐屏等提供支撑。芯片 本身也将朝着小型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39 汽车行业报告
从舒适性配置装配率增长(量增 来看:根据佐思汽研的预测,座椅加热、座椅通风、 座椅按摩、座椅记忆等智能化功能的渗透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座椅加热功...
2025-03-24 42 汽车行业报告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速增长态势,整体渗透率提升空间⼴阔。汽车电动化、 智能化、绿⾊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应对⽓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共同...
2025-03-20 50 汽车行业报告
2023 年部分新势力推出搭载高速 NOA 的车型,到 2024 年逐步升级至城区 NOA,代 表车企或品牌包括小鹏、问界、理想等,高阶智驾渗透率也进...
2025-03-17 53 汽车行业报告
高阶智驾功能逐步下沉,智驾平权时代加速到来。20252 月 10 日举行智能 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功能赋能大多数 10 万元以下以及 1...
2025-03-17 58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