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市场规模:仅制造业、社会服务业与家庭服务业三大服务市场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61.08亿元,若考虑其余应用场景, 市场规模仍有更大空间。 核心假设:①人形机器人下游应用场景主要为制造业、社会服务业与家庭服务业,在其中将逐步替代人力;②制造业:据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 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2021年的人才缺口超过235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我们预计保持平稳增 长态势;③社会服务业:据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1年外卖员超770万,2017-2021年CAGR为12.1%,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平均增速持 续增长;④家庭服务业:据艾媒咨询2021年家政服务从业人数为3760万人,作为朝阳行业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张,预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⑤ 假设 人形机器人单机为20万,随着规模量产及技术成熟,预计每年下降5%。工业机器人上游零部件成本占比约70%。根据中商情报网统计,工业机器人上游主要三大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成本占比分别为 35%/25%/10%,合计占70%左右份额,是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的重要环节。 人形机器人技术难度更高,伺服系统成本比重或增加。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与现有的工业机器人类似,但考虑人形机器人使用场景更为复杂, 对自由度、动作精度、传感性能的要求更高,我们预计人形机器人中动力系统及AI系统的比重或将增加,假设人形机器人主要成本构成为:动力 系统(能源电池、传动、减速器、控制器等)占比约35%;智能AI系统(传感器、芯片等)占比约30%;结构单元(碳纤维等)占比约20%;其 他部分(线束、面罩玻璃、接插件等)占比约15%。
目前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上游核心零部件仍然大部分依赖进口。从工业机器人的毛利率水平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毛利率水平较 高,其中减速器及伺服系统盈利水平较高,平均水平分别为40%、35%,后续存在降本空间。 与新能源汽车相似,供应链国产化将大力推动降本。复盘特斯拉产业指数来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成立带动中国本土产业升级转型,特 斯拉产业指数一路高升。随后的多次降价,凸显特斯拉国产供应链优势,带动特斯拉产业指数一路高升。零部件国产替代将是Tesla Bot 步 入产业化阶段重要途径。核心假设:1)核心零部件:根据特斯拉发布会披露,特斯拉Bot上预计将有40个关节,假设减速机与电机比例为1:1,对应将有40个减速器和40个电 机。减速器方面,结合工业机器人手臂构造,我们假设将装配4个RV减速机、24个谐波减速机、12个行星齿轮减速机。电机方面,40个电机假设对应 40个电机控制器,在手部环节假设使用空心杯方案,1只手对应3个空心杯,加上手腕等部分,假设用量为12个。假设零部件配置比例不变,价格随着 生产规模化及国产供应商导入,呈逐渐下降趋势。2)订单交付:Tesla Bot 预计23年初开放预定,年底开始交付,我们预计中性情况下2023-2025年 交付量为5、25、50万台。 市场空间:Tesla Bot 量产后将带动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增加,我们预计乐观情况下2025减速机增量规模为451亿元;驱动电机为338亿元;控制器为 158亿元,空心杯电机为68亿元。
标签: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灵巧手或为人形机器人多代际更迭最受益环节。机器类人化发展契合现实世界需求, 2025 年进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且行业需求有望高增。参照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4-18 16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产品供应链重合度高,车端降本经验有望复用于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与汽车的部分零部件具备一定技术相通性,二者在感知端的视觉、决 策端的芯片以及执行端的...
2025-04-18 13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2025年将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前期各地建设的试验场将逐渐投入使用,低空司将解决行业标准统一、技术 发展方向、管理机制协同等...
2025-04-17 29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生机器人,一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外形的机器人,除具备人形和模拟人类动作外还兼具智慧化和可交互性等特点,包含三 大核心技术模块...
2025-04-14 54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是什么? 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窗口,也是机器人迈向智能化的基础。包含各类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 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
2025-04-13 34 智能制造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