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1 汽车行业报告
我们坚定认为,目前国内量产环境已与燃油车时代不同。一方面,在电动化、智能化变革 中,中国企业转型较早,在相关技术上一直有迭代积累,在量产的进程上与国际巨头的差 距并不大。比如伯特利 One- Box 2.0 版本线控制动系统产品,预计将在 2024 年投产,这 距离博世 IPB 相对应产品 23 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的时间节点,仅存在半年的差距,而第一代 产品量产的时间差距曾接近 5 年。 另一方面,现在的量产环境有利于加速实现国产替代的进程。过去两年全球遭遇芯片供给 短缺,尤其是博世自身缺芯,迫使部分自主品牌客户寻求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同步开发, 实现供应链可控。此外,以比亚迪、奇瑞、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为首的自主品牌在汽车电 子方面的装配率一直引领市场,给予国内供应商更多的配套量产机会。因此,国内零部件 企业在供应链的突破上突飞猛进,由此带来量产规模的扩大势必会提升其成本摊销能力和 盈利能力,企业及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国内乘用车总量进入成熟阶段,主机厂价格竞争激烈,市场担忧零部件板块成长空间不 足,线控制动、主动悬架等增量部件配置率不及预期。
我们认为,(i) 我国乘用车消费结构 存在高端化趋势,30 万以上价格带的乘用车市场总量在持续扩容,30-40 万及 40 万以上销 量增长迅速,2022 年分别同比增长 15%/13%,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未来自主品牌有望从 纯电车型的智能化配置发力,推出更多中高价格区间的车型,继续拉动我国中高端车型市 场突破。 (ii) 尽管下游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但智能化赛道仍具备广阔成长空间:据工信部统计,22 年 L2 及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为 34.5%,还具备较高提升空间。同时,国内自主新势力的 城区 NOA、“通勤模式”等功能 23 年开启内测,L3 级自动驾驶有望加速落地。而随着高阶 自动驾驶的迭代,对主动安全、精准灵活控制的要求与日俱增,将有效带动智能底盘的搭 载率上行。 (iii) 国产化供应链降本将成为智能底盘等增量部件向下渗透的核心驱动力。以空气悬架为例, 在空气弹簧、减震器等部件实现本土大批量生产后,全套系统单价有望从当前 8000 元以上 降至 6000 元左右,从而空悬的覆盖车型能够从 40 万以上的豪华车逐步下探至 20-30 万元 价格段的中端车型,打开市场空间。 (iv) 中国本土汽零产业链趋于成熟,智能化能力正引领全球,未来零部件企业将快速从国产 替代走向技术输出,自主产业链有望与更多国际车企上达成供应关系,从而突破国内汽车 销量增速的制约,上限由国内约 2700 万辆(22 年)提升至全球 8200 万辆(22 年),对应 200%+增量空间。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1 汽车行业报告
全地形车制造属性强,产能围绕消费市场布局。全地形车在销售前需要经过生产 和组装两个环节,以 Polaris 为例,全地形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车架、轮...
2025-04-15 44 汽车行业报告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 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
2025-04-11 46 汽车行业报告
新能源车重量和智能驾驶对 EPS 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S 的核心参数中,传动比 和齿条力是重点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动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车辆...
2025-04-10 36 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88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79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