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37 汽车行业报告
通过低利率及一定程度上的货币贬值来拉动消费,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继续降低汽车制造企业各项 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贸易战长期存在,由贸易战演变成 金融战、汇率战 •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相关产业的打 压反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 • 贸易战后期,美国动用金融手段, 主导“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 利用汇率金融战和“超级301条款” 打击日本出口竞争力,导致日本制 造企业大量转移,失业率大增,乃 至经济崩盘。 为应对贸易战,政府会刺激内需、扩大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时,落后企业淘汰和技术升级也为头部 企业提供发展机遇。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亏损企业个数最高曾接近5000家,2019年以来,亏损企业数量在 减少,8月份降到3905家。我国汽车制造业存货由年初的7500亿元下降到8月份的7294亿元,汽车制 造企业库存在改善。
经过对历史数据进行测算,近15年报废量扰动因子均值为15.1%,当扰动因子影响值大于均值时, 对预测结果赋正值,反之,则赋负值。从2024年开始,扰动因子明显高于均值,对预测结果赋正值。2019年前11月,乘用车四大车型销量均为负增长,其中仅SUV跌幅小于乘用车整体,其它三大车型均呈两位数下跌。 从市场份额来看,轿车与SUV连续第二年合计销量占比超九成。据乘联会数据分析,2019年前11月高端品牌累计销售139.52万辆,较上年同期逆势增长8.4%,这与狭义乘用车整体 8.0%的跌幅形成鲜明对比。同期,豪华品牌销量更是实现11.5%的同比增长。20191-11月,中国品牌乘用累计销量为747.8万辆,同比下降16.9%,市场份额为38.9%,较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 同时,美系、韩系、法系份额也在收缩,而德系、日系则趁势扩大在华市场占有率。
头部企业虽然也涨跌不一,但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及相对健康的体系能力抵御“寒冬”。而在TOP20以外的70家车企中, 过半走在淘汰边缘,亟需进行自身革新或是抱团取暖走出困境。包括长安福特、东风神龙在内,尽管深陷困境,但有背后的股东支撑,还有回转余地。而对于长丰猎豹、力帆等车企, 虽然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启动自救,但在行业洗牌期,缺乏核心竞争力及体系羸弱,前景不被看好。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37 汽车行业报告
全地形车制造属性强,产能围绕消费市场布局。全地形车在销售前需要经过生产 和组装两个环节,以 Polaris 为例,全地形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车架、轮...
2025-04-15 41 汽车行业报告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 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
2025-04-11 43 汽车行业报告
新能源车重量和智能驾驶对 EPS 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S 的核心参数中,传动比 和齿条力是重点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动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车辆...
2025-04-10 34 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87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76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