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34 汽车行业报告
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判断:“新冠”疫情影响影响程度远小于乘用车行业, 预计 2020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134 万辆。我国汽车市场仍处于调整周 期影响,1 月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下挫严重(据中汽协,2020 年 1 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滑 25%/1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 下滑 55%/54%)。而目前受疫情影供给端员工复岗、产线爬坡、物流等需 要时间,整车厂到零部件供应商普遍供货压力较大,需求端销售活动短期 停滞,预计 Q1 汽车产销受明显压制,全年乘用车产销量承压而同比下降 6%。而新能源汽车为国家级战略产业,现阶段基数仍处较低水平,渗透率 不足 5%,无需悲观。从 2019 全年 91.7 万乘用车终端销量(71.5 万纯电, 20.2 万插混)、106.0 万中汽协乘用车销量(83.4 万纯电,22.6 万插混) 看,2019 年补贴退坡和乘用车不景气对行业的影响高于预期。2020 年初 开局不强,预计 Q1 受供给抑制而承压,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概率于 Q2 好转, 2020 年下半年同比增速向上。预期 2020 年新能源汽车将在 2019 年的低 基数实现增长,中性假设下乘用车全年销量 134 万辆,同比增长 26%。 2020-2025 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长率有望达 28%。
政策端:国内退补存在温和可能性,且配套的扶持政策将加速跟上。 我们认为扶持政策将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双积分激励为公认的后补 贴时代最佳补足政策。第二,To B 和 To C 间接政策同样为有效扶持 手段,目前两条扶持主线:To B 端将促进出租车电气化及车企自建出 行平台,以及政府公车转向新能源(最为确定、政策最容易鼓励、出 量最明显的方向),To C 端加大路权调控力(如加大限行限牌区域和 力度等)。第三,在消费环节加强指引。例如消费者充电补贴、延长免 购置税优惠、小型电动车下乡补贴等政策引导消费。 供给端:两大变化,一是产品定位逐渐明晰,现阶段上市的新车型向 自发需求靠拢,在外观及智能化配置上颇为注重, 有爆款潜力车型小荷 初见。二是车企在布局、份额及盈利水平上逐渐分化。布局上,以比 亚迪为代表的优势车厂(具资金、规模管控及技术储备优势)抓稳需 求巩固头部效应,车型布局完善,备战 2020 年后全面竞争市场;小车 企严格管控成本寻求低端市场,布局细分车型 。份额上,落后车企加 速淘汰,市场集中度提升。盈利能力上,优势车企利润环节短期承压, 主打低端车型的车企及造车新势力面临经营考验。 需求端:A 级 SUV、B/C 级等主打自发需求的车型为显著增长点,主 打营运需求的 A 级轿车在 2019 年高基数下维稳(2019 年全国巡游出 租车数量预计在 140 万辆左右,电动化不足三分之一,且公车电、网 约车电动化持续推行,30 万量级的 A 级车具出量空间),插混车型在 合资车厂发力背景下稳步增长,部分无竞争力的小型车持续出清。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34 汽车行业报告
全地形车制造属性强,产能围绕消费市场布局。全地形车在销售前需要经过生产 和组装两个环节,以 Polaris 为例,全地形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车架、轮...
2025-04-15 37 汽车行业报告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 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
2025-04-11 43 汽车行业报告
新能源车重量和智能驾驶对 EPS 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S 的核心参数中,传动比 和齿条力是重点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动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车辆...
2025-04-10 34 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87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76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