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11 汽车行业报告
电动车兼具大宗消费品与智能化产品属性,因此选取SUV与智能手机渗透率的历史变 化进行复盘,二者均符合“S型曲线”,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 初始期:SUV与智能手机在约15%的渗透率前,每年渗透率提升均较为缓慢,SUV年 渗透率提升只有1%-2%,智能手机渗透率每年提升1%-3%,这一阶段为行业初始期 (目前电动车也处于此阶段)。 成长期:渗透率突破15%后,SUV与智能手机发展加速,迎来5-6年的黄金发展期。 成熟期:SUV渗透率超过40%,智能手机超过70%后,渗透率开始放缓甚至停滞。
以Tesla板块代表性公司——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海外动力电池板块代表性公司——璞泰来、恩捷股份为例。 可以看出动力电池板块目前还处于行业第一阶段初始期:业绩释放+渗透率缓慢提升+PE快速提升+股价上涨。 目前电动车渗透率仍不足5%,而SUV与智能手机在渗透率15%之前均处于初始期,因此动力电池板块高PE或将是近几年常态。
相同点: 初始期:SUV与智能手机在行业初始阶段,渗透率均缓慢提升,板块公司估值与股价均处于上升态势,业绩释放。 成长期Ⅰ:当行业产品发展至较为成熟时(二者渗透率临界点均为15%左右),行业渗透率开始加速提升,此时行业内公司“量升”成为主 逻辑,规模化提升甚至带来利润率上升,板块估值继续保持高位,业绩持续释放,股价处于上升态势。 成长期Ⅱ:当行业渗透率提升至一定高点后(SUV超过30%,智能手机超过50%),渗透率提升速度开始放缓,板块公司股价滞涨,但盈利 能力保持高位,估值会通过业绩增长消化。 成熟期:渗透率提升停滞,行业整体会经历去库存、价格战等行业阵痛,板块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业绩下滑,估值下杀,股价下跌。
不同点: 智能手机相较于传统手机为产品本质变化,同时自身的消费频次更高,而SUV与轿车产品差异性远不如智能手机与传统手机,且为大宗消费 品,更换频次较低,因此二者渗透率表现为: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速度更快,天花板更高。 总结:1)电动车行业预计也会经历“S型曲线”发展,板块内公司的股价、估值、业绩预计也遵从相应行业规律。2)电动车相较于智能手机的 劣势在于更换频次较低,但相较传统汽车,产品本质发生变化,特别是后续的智能车,且与传统汽车的完全市场化不同,电动车还拥有政策催 化,因此渗透率变化预计慢于智能手机,但快于SUV,天花板也高于SUV。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11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47 汽车行业报告
从舒适性配置装配率增长(量增 来看:根据佐思汽研的预测,座椅加热、座椅通风、 座椅按摩、座椅记忆等智能化功能的渗透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座椅加热功...
2025-03-24 45 汽车行业报告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速增长态势,整体渗透率提升空间⼴阔。汽车电动化、 智能化、绿⾊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应对⽓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的共同...
2025-03-20 52 汽车行业报告
2023 年部分新势力推出搭载高速 NOA 的车型,到 2024 年逐步升级至城区 NOA,代 表车企或品牌包括小鹏、问界、理想等,高阶智驾渗透率也进...
2025-03-17 53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