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4 汽车行业报告
回到我国,目前换购比例不到 35%,与日本 1975 年状况相似,因此,可以合理 预计,未来十年内换购占比将会提升。 好,换购占比提升这一趋势确定后,未来豪车需求是否会提升? 换车原因中以三类为主:面子需要、出行需求升级、结婚需要。因此,换购具备 明显的消费升级特征,换购消费者更加看重品牌的价值。换车消费者更偏向于升 级至价位更高的豪华品牌。 根据我们前期对汽车估值建模报告的预测,未来,首购消费者倾向性价比高的国 产品牌,换购消费者是豪华车的市场。 那么,除了换购这个驱动,购买力是否是豪车需求的推手呢,即,“”消费升级” 这个逻辑,在豪车这个赛道中是否明显?
中国在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豪车渗透率却并不低,因此, 购买力显然并不是影响其的主要推手,那么,为什么会导致各国的差异如此明 显? 答案:供给端格局不同。 日本豪华品牌渗透率不高,和豪车的定义也有很大关系。上世纪 60 年代,在对外 资汽车品牌限制进口、抬高关税、限制本地产量的同时,日本政府对本土汽车工业 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了保护和扶植。 而到了 70 年代的大规模换购期,日本市 场车企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竞争格局,本土品牌日产、本田、丰田 CR3 市占率高 达 65.12%,三大本土车企全部参与换购。当时,进口德系车是国产品牌价格的 1 倍以上,与同档日系高端车(雷克萨斯)价格和品牌植入上并没有优势。 这导 致,日本汽车换购市场中,进口豪华品牌渗透率并不高,主要仍以日系车为主。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韩国,豪华车中现代、起亚两大自主品牌均参与了换购。 而中 国的换购市场则有显著不同,德日合资品牌为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高端品 牌。华晨宝马、一汽奥迪、北京奔驰等占据主导地位。BBA(宝马、奔驰、奥迪) 为龙头梯队,占豪华车市场份额高达 70%。
其原因主要为两方面:一为头部 BBA 合资品牌早期在国内开拓市场,建立了较高 的品牌效应;二是,近几年国产 BBA 豪车在我国大规模建厂,供给端产能爆发进 一步催化豪华品牌价格持续下探。从 2013 年-2017 年豪华车换购均价从 30.4 万 元下降至 26 万元,价格降低门槛催化豪车渗透率提升。我们认为,豪华品牌车企在国内的供给扩张,才是豪华车渗透率提升的主要推手。 因此,对于当前豪车的增长假设,更多的需要着眼于豪华品牌 VS 国产品牌的竞 争。 因此,渗透率的对标,从竞争格局来看,美国、日本、韩国的参考性不强, 欧洲的豪车品牌竞争格局与中国更相似。 美国的豪华品牌竞争格局分散,一线品牌 BBA 市场份额被特斯拉超越,2019 年特 斯拉在中小型豪车中占比高达 21%;而日本、韩国本土品牌强势,导致八大豪华 品牌渗透率不高。 欧洲对于 BBA 品牌有着较强的忠诚度,与国内格局相近,CR3 市场份额均在 70%左右。考虑到北京 2019 年豪车渗透率已经达到 30%,极乐观 情况下,我国二三线城市人均消费水平提升的前提下,我国豪车渗透率有望突破 30%。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4 汽车行业报告
全地形车制造属性强,产能围绕消费市场布局。全地形车在销售前需要经过生产 和组装两个环节,以 Polaris 为例,全地形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车架、轮...
2025-04-15 46 汽车行业报告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 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
2025-04-11 46 汽车行业报告
新能源车重量和智能驾驶对 EPS 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S 的核心参数中,传动比 和齿条力是重点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动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车辆...
2025-04-10 36 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89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80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