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9月,食品饮料行业网络广告投入指数达69.1亿,同比轻微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饮料类广告投入指数同比减少4.5亿, 而食品类广告投入...
2025-01-10 36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报告
细分品类看,中式复合调味料增长最迅速。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可以分为鸡精、中式 复合调味料、西式调味料和日式及东南亚式其他复合调味料四个部分。中式复合调味品是 复合调味料第一大品类且增速最快,2016年中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为315亿元,占36.9%, 预计 2016-2021 年 CAGR 为 15.0%,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 634 亿元。其中 70%左右为川 式复合调味料,川式复合调味料又可分为火锅底料和川菜调味料,颐海国际作为海底捞火 锅底料的独家供应商,天然拥有海底捞的品牌背书,在火锅底料领域确立了一定的优势地 位,天味食品立足西南,在川菜调味料行业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复合调味品加工方式主要有提取发酵型、分解反应型和原料混配型三种,目前复合调 味料生产主要以原料混配型为主,通过控制不同原材料的用量,混合调制出不同的风味。 传统的单味调味品更多依靠发酵生产,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酿造,生产周期更长, 工艺更加复杂,进入门槛相对较高。我国各地区口味差异较大,形成了“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饮食格局,因此调味品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多为区域性强势品牌,目前仅出现了海天味业一家全国性品牌。行业 整体集中度较低,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2018 年全国调味品百强品牌收入 938 亿元, 占行业总收入 27.37%。复合调味品行业也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以发展相对成熟的 火锅调味料来看,2015 年 CR5 为 29.7%,前五大品牌红九九、颐海、红太阳、天味、德 庄市占率分别为 7.5%、6.8%、6.3%、5.7%、3.4%,市场份额之间差距很小,相互追赶的 可能性较大,行业内中小型规模企业众多,尚未出现行业领先品牌。
调味品主要有餐饮、家庭和食品工业及其他三种消费渠道,三者分别占 60.0%、30.0% 和 10.0%,餐饮消费和家庭消费合计占比 90.0%,是调味品最主要的消费渠道。 从消费粘性上看,餐饮渠道粘性强于家庭渠道。餐饮消费者对口味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一般不会轻易更改品牌,复购率较高,而家庭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喜欢尝鲜,更容易 接受新口味,新品牌,消费粘性弱于餐饮渠道。从用量上看,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更高。出于对健康的追求,家庭烹饪时一般会选 择较少使用调味品,外出就餐时厨师更注重菜品的味道,同时外出就餐的浪费量较大,因 此外出就餐场景下调味品消耗量大于家庭烹饪。根据中国期刊网,在外就餐和家庭烹饪下 每公斤食品调味品用量分别为 7.19g 和 4.58g,外出就餐调味品消耗量是家庭烹饪的 1.6 倍。 从价格敏感性上看,家庭消费者价格敏感性更低。B 端客户十分注重成本,对价格变 化十分敏感,家庭消费者调味品购买频次较低,一般 1-2 个月进行一次选购,人均调味品 支出占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不足 2%,且调味品本身单价不高,难以察觉小幅度的提价(10% 以内),因此价格敏感性不高。 综合来看,餐饮渠道粘性较高,较为稳定,新品牌进入存在一定困难,具有一定门槛, 已经确立优势的品牌将持续获益,享有渠道带来的稳定收益。家庭渠道消费者对价格不敏 感,品牌突破重围更多需要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竖立品牌形象来实现,需 要投入较多的营销费用,竞争相对激烈。
标签: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2024年1-9月,食品饮料行业网络广告投入指数达69.1亿,同比轻微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饮料类广告投入指数同比减少4.5亿, 而食品类广告投入...
2025-01-10 36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报告
乳制品需求增长,源于居民健康意识增强,进而推动牛奶销量增长。 人均乳制品消耗量的快速增长显著推动了牛奶销售量的提升,2017-2022年人均乳制品消耗...
2025-01-08 47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报告
2023 年我国进口威士忌金额 41.26 亿元,2015-2023 年复合增长 24.03%。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15-2023 年我国进口威士...
2024-12-25 63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报告
榨菜产业链发展成熟,需求端持续结构升级,供给端一超多强的格局稳定。榨菜作为一种以青菜头为原料的佐餐调味食品,主要用于下饭、就馒头等场景,主销于流通KA...
2024-12-13 39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报告
人们对“无致敏原食品”生活方式的关注度并不高,仅有约 50% 的消费者比较感兴趣,其中 最为常见的是追求健康的消费者。超过一半的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从...
2024-12-02 46 食品饮料酒水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