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4 汽车行业报告
搭载 OTA 的车型价格跨度大。从 2020 年 6 月销量前二十的可 OTA 新能源车型和燃油车型的价格区间 来看,可 OTA 的车型价格下至 10 万(比亚迪宋),上可达 100 万(宝马 X7),已经覆盖了乘用车的绝大部 分价格区间。目前 25 万元以上车型的 OTA 渗透率较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1、主打智能化的造车新势力几乎全 系搭载 OTA,在售车型的价格普遍较高;2、传统车企看重高配车主的购买力和对 OTA 的需求度,故首先在 高配车型搭载 OTA。 分动力类型来看,可 OTA 新能源车中价格为 25-40 万元的车型销量较高,主要受到此价格区间内特斯 拉 Model 3 和蔚来 ES6 的推动;可 OTA 燃油车中价格为 25-30 万元和 40 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较高,分别 得益于宝马 3 系和奔驰 E 级的高销量和二者较高的 OTA 渗透率。未来随着各层次消费者对 OTA 的需求度增 强和智能化车型的价格下探,各价格区间车型的 OTA 渗透率都将进一步提升。从车系来看,德系、美系和自主品牌的可 OTA 车型销量较高且渗透率较高,自主品牌次之。德系品牌 的高销量主要来自宝马 3 系和奔驰 E 级,美系品牌则主要由特斯拉贡献。
自主品牌搭载 OTA 的车型款式最 多,且大多数为新能源车型。我们认为,2021 年大众 ID.4、特斯拉 Model Y 投产上量,将分别带动德系、 美系可 OTA 车型的销量和渗透率提升。在 OTA 的催化下,整车厂的分化将加速。OTA 在技术上依赖各类零部件的功能升级,但是在实施上仍 然取决于整车厂的技术理解能力、产业链协调能力和产品管理能力。相比于传统不能升级的系统,OTA 的实 施要求整车厂对通信模块、计算与存储都有较深的理解。同时,OTA 加大了整车厂协调零部件产业链的难度。目前 OTA 多集中在车机的 SOTA 领域。而部分执 行器零部件(如制动、转向系统)长期以来并未预留可支持 OTA 升级(属于 FOTA)的硬件。随着乘用车市 场竞争的深化,整车厂的差异化需求更加迫切,所以部分整车厂开始对这部分执行器零部件进行 OTA。但此 类零部件的电子部分通常掌握在少数外资巨头手中,增加 OTA 功能需要这些巨头对零部件的设计做较大改 动。这些改动可能需要大量的增量试验验证工作,产生较大规模的研发成本,使得短期看整车厂在 OTA 中 的议价能力较低。
标签: 汽车行业报告
相关文章
相比新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其他维度,中国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抱怨 最多的维度是“行驶过程”,其次是“电子设备”及“内饰”, 而遇到问题最少的则是“座...
2025-04-16 44 汽车行业报告
全地形车制造属性强,产能围绕消费市场布局。全地形车在销售前需要经过生产 和组装两个环节,以 Polaris 为例,全地形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车架、轮...
2025-04-15 46 汽车行业报告
特斯拉FSD入华,中美差异+监管制约导致FSD本地化不足:2/25特斯拉中国官方发布2024.45.32.12 软件更新、并开启分批次推送。我们针对特...
2025-04-11 46 汽车行业报告
新能源车重量和智能驾驶对 EPS 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PS 的核心参数中,传动比 和齿条力是重点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动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车辆...
2025-04-10 36 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L3上车元年。2024年12月,特斯拉发布FSD V13.2更新,实现“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 。目前国内鸿蒙智行、...
2025-04-03 89 汽车行业报告
打造爆款车的策略有两种:对标跟进和差异化领先,而不同时代的红利下同一竞争 策略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红利+竞争阶段采取对应的爆款车打造策略。...
2025-03-31 80 汽车行业报告
最新留言